01ICP-原子发射光谱发展19世纪初,Brewster(布鲁斯特)等人从酒精灯的火焰中观察到了原子发射现象,并认识到原子发射光谱可以替代“繁琐的化学分析方法”1877年,Gouy(古伊)证实了原子发射强度正比于样品量1928年,Lundegardh(伦德加特)应用启动喷雾器和空气-乙炔火焰建立了定量分析的线性关系,出现了火焰光度分析法20世纪40年代,电火花和电弧为光源为电源的光电直读发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又称为ICP光谱仪、ICP原子发射光谱仪,以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为激发光源,利用每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发射特征光谱来判断物质的组成,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可以看到,ICP光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ICP)、光谱仪的分光(色散)系统以及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等部分组成。其中,进样系统是ICP光谱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前ICP光谱分析研究中较... 【ICP】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一般指电离度超过0.1%被电离了的气体,这种气体不仅含有中性原子和分子,而且含有大量的电子和离子,且电子和正离子的浓度处于平衡状态,从整体来看是中性的。有时人们在口语中,常以“ICP”作为简称来代替“ICP-OES和ICP-AES”。其实ICP家族还可以与质谱联用,成为检出限更低、分析范围更广的ICP-MS... 1. 什么叫ICP-AES?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ICP-AES全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也被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它主要用于样品中元素的定性(有无)和定量(多少)分析,可以分析元素周期表中70多种元素。ICP-AES强大的定量功能在样... CPAE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是近三十年迅速发展的一种十分理想的痕量元素分析仪器.它基于物质在高频电磁场所形成的高温等离子体中,有良好特征谱线发射,进而实现对不同元素的测定.它具有检出限极低、重现性好,分析元素多等显著特点。附特殊装置... ICP光谱发展的三个阶段ICP光谱法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到1的突破 第一台商品化ICP光谱 1961年Reed设计了一种从石英管的切向通入冷却气的较为合理的高频放电装置,它采用Ar或含Ar的混合气体为冷却气,并用碳棒或钨棒来引燃。Reed把这种在大气压下所得到的外观类似火焰的稳定的高频无极放电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炬(ICP)。Reed的工作引起了 ... ThermoFisher iCAP 7200主要技术参数 波长范围:166-847nm光学分辨率(FHW):</= 0.007nm(@200nm);</=0.014nm(@400nm);</=0.021nm(@600nm)测量速度:~ 1min功能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根据试样物质中气态原子(或离子)被激发以后,其外层电子辐射跃迁发射的特征辐射能(不同的光谱),来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一种方法... 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器一定要有良好的使用环境等离子体光谱与其它大型精密仪器一样,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失去这些条件,不仅仪器的使用效果不好,而且改变仪器的检测性能,甚至造成损坏,缩短寿命。根据光学仪器的特点,对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如果温度变化太大,光学元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就会产生谱线漂移,造成测定数据不稳定,一般室温要求维持在70~75摄氏度间的一个固定温度,温度变化应... |
|